共性与个性

回避说到底其实只是一类人对待亲密关系时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而已。它不是一套完整的性格模式,更不能一概而论的认定所有具有这个特征的人,在所有方面都会做出完全相同的行为和表现。

即使在面对亲密关系时,都表现出一些回避的心理特征,但是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的性格,人品,道德水平,认知层次都是千差万别的,人与人之间完全不具有任何可比性。

这是一个心理学知识被滥用的时代。

把人简单地分成几种不同的性格类型,给每一种类型都贴上各种标签,仿佛这世界上几十亿的人都可以被这几种简单的标签全部概括。好像只要掌握了这几种类型的基本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分析每一个具备这类特征的人。由此滋生了各种情感咨询师的职业,创建了看似专业的各种技巧套路,却完全地忽视了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特的个体存在的意义。

当你看到别人关于回避的故事时,只需要关注共性的部分就好,其他属于别人的个性部分大多时候并不是由于回避这个心理特征引起的,而是与他们自身的性格,人品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有关。

所以,不要拿具有回避这个共性特征的人的特殊表现去套在所有其他人身上。当你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那些不是共性的方面,就很容易被其他人的个性特质所带偏,会下意识地认为所有这类人都会是一样的。从而因为一个和你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一些行为表现,让自己产生了患得患失的心理。

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你所接触过的这个人,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受,而不是因为那些陌生人的故事,就轻易地怀疑他,怀疑自己的判断。

网络上那些所谓的情感咨询根本就是21世纪的最大骗局。你把自己在关系中的疑惑抛出去,或是通过描述某个对方的行为表现,试图希望别人能够给你一个确切又专业的答案。

但是别人根本不了解你,也完全不了解和你相处的这个人,以及你们之间的关系。只能根据共性的部分,像解答一道题目一样模式化地给出一些所谓的专业回答。别人对个体特征的无差别对待,在自身理解和认知局限上随意做出的肤浅评论,你却好似如获至宝,信以为真。

为什么有时候人会宁愿相信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意见,却不敢去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真实感受呢?

去了解并且试着理解和你相处的这个人,比关注一百个陌生人的感情故事要来得有意义的多。

评论

© Camellia | Powered by LOFTER